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放大学临床药理学形考任务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90分)
1.临床药理学研究的内容是( )。
A.药效学研究
B.药动学与生物利用度研究
C.安全性研究
D.药物相互作用研究
E.以上都是
2.药物的消除半衰期是指( )。
A.药物被吸收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B.药物在血浆中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C.药物被代谢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D.药物排出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E.药物毒性减弱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3.影响药物血浆半衰期长短的常见因素是( )。
A.剂量大小
B.给药途径
C.给药次数
D.肝肾功能
E.给药速度
4.有关首关效应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是指某些药物首次通过肠壁或肝时被其中的酶代谢,使其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的现象。
B.首关效应明显的药物不宜口服给药。
C.硝酸甘油口服给药,因首关效应,灭活率约为95%
D.首关效应与小肠外排性药物转运体密切相关。
E.药物经肛管和直肠下静脉吸收后进入下腔静脉,可避开首关效应。
5.如果某药按一级动力学消除,这表明( )。
A.药物仅有一种消除途径
B.单位时间消除的药量恒定
C.AUC与所给药物剂量不成比例
D.消除半衰期恒定,与血药浓度无关
E.消除速率与吸收速率为同一数量级
6.药物代谢的临床意义不包括( )。
A.极少数药物经过代谢后才出现药理活性
B.原型药经代谢生成的代谢物通常水溶性加大,易从肾或胆汁排出
C.是药物最后彻底消除的过程
D.药物在体内代谢后可能生成有毒物质
E.有的活性药物可转化成仍具有活性的代谢物
7.效价强度( )。
A.是指药物产生一定效应时所需要的剂量
B.是指药物用量逐渐增加,至刚能产生效应时的剂量或浓度
C.是指药物效应达到最大,继续增加剂量药物效应不再增大时的纵坐标数值
D.用来衡量药物的安全性
E.反映了药物的内在活性
8.作用于受体的药物长期应用时其作用减弱的机制不包括( )。
A.受体结构发生改变降低与药物的亲和力
B.受体发生结构修饰降低与药物的亲和力
C.受体发生内吞导致细胞膜上受体的数量减少
D.药物在体内代谢速率加快
E.G蛋白的数量或活性降低
9.关于受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一类存在于细胞膜上或细胞浆内能与特异性配体结合并产生反应的蛋白质
B.其表达是一成不变的
C.其与配体的结合能力及效应能力不因生理、病理变化而改变
D.与配体结合以后能产生持久的效应
E.受体的本质是糖脂类
10.最大效应( )。
A.是指药物产生一定效应时所需要的剂量
B.是指药物用量逐渐增加,至刚能产生效应时的剂量或浓度
C.反映了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
D.用来衡量药物的安全性
E.对于作用于受体的药物来说,反映了药物的内在活性
11.可以用来衡量药物安全性的参数是( )。
A.半数有效量
B.半数致死量
C.疗效维持时间
D.治疗指数
E.最小有效量
12.药效学是研究( )。
A.药物的临床疗效
B.药物的作用机制
C.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规律
D.药物作用的影响因素
E.药物在体内的变化规律
13.不同个体因遗传因素可改变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强度,其机制可能为( )。
A.药物作用的特异性受体产生多态性、导致药物与受体的结合力或活化能力改变
B.药物代谢酶多态性表现为药物体内浓度发生变化
C.药物特异性转运体多态性,决定药物到达靶位的浓度
D.药物作用的靶酶产生多态性改变对药物的敏感性
E.以上都包括
14.开展治疗药物监测主要的目的是( )。
A.处理不良反应
B.进行新药药动学参数计算
C.进行药效学的探讨
D.评价新药的安全性
E.对治疗窗窄的药物进行TDM,从而获得最佳治疗剂量,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
15.下面哪个药物不是目前临床常须进行TDM的药物 ( )。
A.地高辛
B.庆大霉素
C.氨茶碱
D.青霉素
E.丙戊酸钠
16.下面哪种测定方法不是临床血药浓度测定的方法( )。
A.高效液相色谱法
B.气相色谱法
C.荧光偏振免疫法
D.质谱法
E.放射免疫法
17.关于靶浓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是指根据具体病情和药物治疗的目标效应为具体患者设定的血药浓度目标值
B.不是大量数据的统计结果
C.没有绝对的上下限
D.是大量数据的统计结果
E.实现靶浓度干预,要充分考虑患者的体重,基因多态性,肝、肾功能状态等多种因素
18.多剂量给药时,TDM的取样时间是( )。
A.稳态后的峰浓度,下一次用药后2 h
B.稳态后的峰浓度,下一次用药前1 h
C.稳态后的谷浓度,下一次用药前
D.稳态后的峰浓度,下一次用药前
E.稳态后的谷浓度,下一次用药前1 h
19.进行TDM并不合理的情况是( )。
A.患者在治疗期间可受益于TDM
B.血药浓度测定的结果可显著改变临床决策并提供更多的信息
C.血药浓度与药效相关
D.患者使用的是适合其病症的最佳药物
E.有明确的药效指标,比如血压、血糖
20.临床上常开展治疗药物监测的药物不包括( )。
A.抗癫痫药
B.强心苷类
C.抗心律失常药
D.免疫抑制药
E.降血糖药
21.治疗药物监测的指征不包括( )。
A.药物安全范围窄
B.个体差异大的药物
C.怀疑药物中毒者
D.常用急救药品
E.肝、肾功能不全者
22.根据药动学原理,若将半衰期作为给药间隔,一般经( )半衰期以上,药物浓度可达稳态。
A.1个
B.3个
C.5个
D.7个
E.10个
23.药动学是研究( )。
A.药物作用的动力来源
B.药物本身在体内的过程
C.药物作用的动态规律
D.药物在体内血药浓度的变化
E.药物在体内的消除规律
24.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适用于( )。
A.II期药物临床试验
B.药物生物利用度试验
C.药物生物等效性试验
D.药物的毒理试验
E.药物的I至IV期临床试验,包括人体生物利用度或生物等效性试验
25.药物的临床试验研究内容不包括( )。
A.人体耐受性试验
B.药物急性毒性试验
C.生物等效性试验
D.药物上市后再评价
E.确证性临床试验
26.药物临床试验受试者不具有的权益是( )。
A.对试验项目的具有知情权
B.自愿加入和退出权
C.对试验项目成果的拥有权
D.个人隐私权
E.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受赔权
27.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I期临床试验为随机盲法对照临床试验
B.Ⅱ期临床试验研究人体耐受情况及最适给药剂量、间隔及途径
C.Ⅲ期临床试验是在较大范围内进行新药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D.Ⅲ期临床试验的病例数不少于200例。
E.以上均不对
28.受试者是目标适应证患者,一般要求在3个临床试验中心进行研究、最低病例数是300例的试验是( )。
A.Ⅰ期临床试验
B.Ⅱ期临床试验
C.Ⅲ期临床试验
D.Ⅳ期临床试验
E.以上都不对
29.观察人体对新药的耐药程度和药动学的试验是( )。
A.Ⅰ期临床试验
B.Ⅱ期临床试验
C.Ⅲ期临床试验
D.Ⅳ期临床试验
E.临床验证
30.一般严格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以平行对照为主,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例数都不得低于100例( )。
A.Ⅰ期临床试验
B.Ⅱ期临床试验
C.Ⅲ期临床试验
D.Ⅳ期临床试验
E.以上都不对
31.新药的临床前研究不包括( )。
A.高通量筛选
B.药效学研究
C.毒理学研究
D.人体生物利用度研究
E.药物的研制
32.随机盲法对照临床试验,对新药有效性及安全性作出初步评价,推荐临床给药剂量( )。
A.Ⅰ期临床试验
B.Ⅱ期临床试验
C.Ⅲ期临床试验
D.Ⅳ期临床试验
E.临床验证
3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Ⅰ期临床试验研究最适给药剂量、间隔及途径
B.Ⅱ期临床试验主要目的是评价药物在人体的吸收代谢过程、药动学的变化是否为剂量依赖性
C.Ⅳ期临床试验目的是考察在广泛使用条件下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D.Ⅲ期临床试验的病例数不少于200例
E.Ⅲ期临床试验要求在30个以上的临床试验中心进行研究
34.药物不良反应是指( )。
A.由于超剂量、错误用药造成的有害反应
B.长期用药造成的慢性中毒反应
C.药物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有害反应
D.药物引起的“三致”反应
E.合格药物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35.新药上市后监测,在广泛使用条件下考察疗效和不良反应( )。
A.Ⅰ期临床试验
B.Ⅱ期临床试验
C.Ⅲ期临床试验
D.Ⅳ期临床试验
E.临床验证
36.新药临床研究期间若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应向所属省级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时间必须在( )。
A.6h内
B.12h内
C.18h内
D.24h内
E.36h内
37.患者在口服抗凝血药物双香豆素期间加服苯巴比妥,抗凝作用减弱、凝血酶原时间缩短,这是因为( )。
A.苯巴比妥因具有酶诱导作用会加速双香豆素的代谢
B.苯巴比妥因具有酶抑制作用会减慢双香豆素的代谢
C.两者竞争血浆蛋白结合位点
D.苯巴比妥加速双香豆素的排泄
E.苯巴比妥抑制双香豆素的吸收
38.硫酸鱼精蛋白对肝素的拮抗作用属于( )。
A.生理性拮抗作用
B.化学拮抗作用
C.竞争性拮抗作用
D.非竞争性拮抗作用
E.器官功能性拮抗作用
39.排钾利尿药呋塞米与强心苷类药物合用时,可使强心苷类药物的强心作用增强,这种相互作用属于( )。
A.相加作用
B.协同作用
C.增强作用
D.拮抗作用
E.易化作用
40.磺胺类药物与甲氧苄啶合用时能使抗菌效果明显增强,其协同增效的机制为( )。
A.甲氧苄啶促进磺胺类药物自胃肠吸收
B.甲氧苄啶抑制肝药酶活性减少磺胺类药物代谢
C.甲氧苄啶与磺胺类药物竞争肾小管上的转运体
D.作用于细菌内部叶酸代谢的不同环节发挥协同抗菌
E.甲氧苄啶竞争性结合血浆蛋白升高游离磺胺类药物浓度
41.某药的半衰期是12 h,每天给药2次,血药浓度达到稳态的时间应该是( )。
A.12 h
B.24 h
C.2~3天
D.5~7天
E.10~12天
42.从人胆汁排泄的药物,对其分子量阈值要求是( )。
A.<100
B.<200
C.<300
D.>500和<5000
E.分子量越小越容易从胆汁排泄
43.有关生物利用度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生物利用度可分为绝对生物利用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
B.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活性成分从制剂释放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程度和速度
C.静脉注射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是100%
D.首过效应大,生物利用度也大
E.生物利用度是评价药物制剂质量及药物安全性、有效性的重要指标,易受药物制剂、生理、食物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44.药物的肝肠循环影响药物在体内的( )。
A.起效快慢
B.代谢快慢
C.分布
D.作用持续时间
E.血浆蛋白结合率
45.下列化合物中最可能失去药理活性的是( )。
A.药物口服后经首关效应生成的产物
B.吸收入血后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
C.药物在肝脏中代谢生成的产物
D.随胆汁排入肠道的药物
E.从肾小球滤过后不被肾小管重吸收的药物
二、多选题(每题5分,共10分)
46.临床上需要进行治疗药物监测的药物有( )。
A.地高辛
B.头孢克肟
C.奎尼丁
D.阿莫西林
E.苯妥英钠
F.甲苯磺丁脲
G.阿米替林
H.庆大霉素
I.茶碱
47.根据药物效应的变化情况,药物相互作用的类型有( )。
A.相加作用
B.后遗作用
C.增强作用
D.协同作用
E.继发反应
F.特异质作用
G.拮抗作用
奥鹏,国开,广开,电大在线,各省平台,新疆一体化等平台学习
详情请咨询QQ : 3230981406或微信:aopopenfd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