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开放大学24秋0-3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形考任务一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对于0-3岁阶段来说,其保育与教育内容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
A.保育先于教育
B.生活多于学习
C.个别教养多于集体活动
D.情绪、情感重于认知
2.对于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其开展形式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
A.保育先于教育
B.生活多于学习
C.个别教养多于集体活动
D.情绪、情感重于认知
3.和早教教师一样,教养人同样在婴幼儿保教工作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这体现了在婴幼儿早期教育中( )。
A.事业主体的多元性
B.教育主体的双重性
C.内容和方法的针对性
D.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4.0~3岁通常又合称为( )。
A.乳儿期
B.婴儿期
C.新生儿期
D.婴幼儿期
5.与我国现阶段0-3岁婴幼儿保教工作的发展趋势不相符的是( )。
A.注重教育公平
B.政府主导,托育、早教机构为主,家庭为辅
C.制定0-3岁婴幼儿发展标准
D.早教师资专业化
6.对2岁幼儿来说,最重要的关系人是( )。
A.早教教师
B.亲戚
C.同伴
D.教养人
7.8.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的教育主体除了早教教师之外,还包括( )。
A.政府管理部门
B.教养人
C.婴幼儿
D.社区自愿者
8.婴幼儿保教工作的首要原则是( )。
A.安全性原则
B.自然性原则
C.趣味性原则
D.榜样性原则
9.0~3岁婴幼儿保育的内容包括( )、日常护理、防治常见疾病与意外伤害。
A.科学喂养
B.动作发展
C.思维发展
D.游戏指导
10.维果茨基把建立在儿童的“大纲”基础上的教学称为( )。
A.自发型教学
B.反应型教学
C.自发——反应型教学
D.探索型教学
11.格赛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表明,( )是推动儿童发展的主要动力。
A.个体差异
B.教育
C.成熟
D.训练
12.下列表述中,( )不是蒙台梭利敏感期理论对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启示。
A.要遵循儿童自身的发展规律
B.要尊重儿童发展的个体差异性,应耐心、宽容地对待儿童发展中的差异
C.要重视环境对于敏感期的决定性作用
D.应适时地抓住儿童敏感期的机遇开展保育与教育工作
13.在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看来,6月龄婴儿所面临的心理社会危机是( )。
A.自主性对羞怯和怀疑
B.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
C.主动感对内疚感
D.亲密感对孤独感
14.在皮亚杰看来,儿童遇到多种多样的事物,此时需要建立新的认识结构,这个过程称为( )。
A.整合
B.图式
C.同化
D.顺应
15.皮亚杰将0~2岁阶段称为(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思维阶段
C.具体运算思维阶段
D.形式运算思维阶段
16.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将0-3岁阶段划分为口腔期和( )。
A.婴儿期
B.学龄期
C.儿童早期
D.肛门期
17.通常,0-3岁婴幼儿不会经历( )敏感期。
A.语言
B.书写
C.感官
D.动作
18.婴幼儿大脑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主要表现在脑细胞发育的潜力,还表现在( )。
A.婴幼儿最先发展头部动作
B.头部占比逐渐降低
C.大脑神经迅速髓鞘化
D.大脑具有很强的代偿功能
19.( )可以较好地反映婴幼儿的近期营养状况。
A.身高
B.体重
C.头围
D.骨骼
20.婴幼儿动作发展最先抬头、挺胸,接着是双臂、双腿的动作,之后是手部灵巧动作。这体现的动作发展规律是( )。
A.从整体动作到分化动作
B.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
C.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
D.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
21.( )是新生儿最先发展的粗大动作。
A.头部动作
B.抓握动作
C.涂鸦动作
D.生活自理动作
22.婴儿最初发展和最基本的精细动作是( )。
A.手臂动作
B.抓握动作
C.涂鸦动作
D.生活自理动作
23.下列语言发展阶段中,( )最显著的表现是牙牙学语。
A.词汇运用
B.理解与生成
C.第一个词
D.前语言交流
24.( )是婴儿7~9个月时开始逐步发展起来的,具体表现为当客体(人或物)被部分或全部遮挡住时,婴儿依然能将其找出来。
A.认知调节
B.知觉恒常性
C.客体永久性
D.具体形象思维
25.从4月龄开始,婴儿对不同的人(熟悉的人和陌生人)表现有差别、有选择的微笑,这种微笑行为属于( )。
A.自发性微笑
B.诱发性微笑
C.社会性微笑
D.愉悦性微笑
奥鹏,国开,广开,电大在线,各省平台,新疆一体化等平台学习
详情请咨询QQ : 3230981406或微信:aopopenfd7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