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在线平时作业3
共20道题 总分:100分
一、单选题(共10题,50分)
1.明代设于中央的专门监察机关是( )。
A、御史台
B、廷尉
C、大理寺
D、都察院
2.南京国民政府的诉讼法在证据认定上采用的是( )。
A、自由心证原则
B、口供为主原则
C、法定证据原则
D、五听
3.在唐代,一个依律本应判处死刑的犯人被减等处理后,最可能被判处的刑罚是( )。
A、斩右趾
B、宫刑
C、刺配
D、加役流
4.西周时,格伯以良马四匹折价,购买倗生三十田。双方签订买卖契约,刻写竹简之上,中破为两半,双方各执一半。依西周礼法,该契约的称谓是下列哪一种?( )
A、傅别
B、质剂
C、券书
D、书契
5.在中国唐代,外商来华经商过程中如果实施犯罪,适用何种法律?( )
A、一律适用唐律
B、一律适用外商本国法
C、视犯罪类型而定适用法律
D、特殊情况可以适用第三国法
6.《左传?昭公六年》记载:“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周有乱政,而作( )。”
A、文刑
B、像刑
C、九刑
D、吕刑
7.春秋时期,针对以往传统法律体制的不合理性,出现了诸如郑国执政子产“铸刑书”、晋国赵鞅“铸刑鼎”等变革活动。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
A、晋国赵鞅“铸刑鼎”为中国历史上首次公布成文法
B、奴隶主贵族对公布法律并不反对,认为利于其统治
C、打破了“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壁垒
D、孔子作为春秋时期思想家,肯定赵鞅“铸刑鼎”的举措
8.唐、宋时代由中央政府主持的法律专业考试被称为( )。
A、律博士
B、明经科
C、明法科
D、司法资格考试
9.关于公元前359年商鞅在秦国变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商鞅取消郡县制,实行分封制,剥夺了旧贵族对地方政权的垄断权
B、商鞅“改法为律”,突出了法律规范的伦理基础
C、商鞅推行“连坐”制度,鼓励臣民相互告发奸谋
D、商鞅推行奖励农耕政策,鼓励百姓同居共产
10.明《大诰》明确将 ( )作为重点打击对象。
A、盗贼
B、贪污
C、谋反
D、文字狱
二、多选题(共10题,50分)
1.隋朝的法律有( )。
A、《新律》
B、《开皇律》
C、《大业律》
D、《开皇令》
2.清乾隆年间,甲在京城天安门附近打伤乙被判笞刑,甲不服判决,要求复审。关于案件的复审,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应由九卿、詹事、科道及军机大臣、内阁大学士等重要官员会同审理
B、应在霜降后10日举行
C、应由大理寺官员会同各道御史及刑部承办司会同审理
D、应在小满后10日至立秋前1日举行
3.根据清朝的会审制度,案件经过秋审或朝审程序之后,分四种情况。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 )
A、情实指案情属实、罪名恰当者,奏请执行绞监候或斩监候
B、缓决,案情虽属实,但危害性不大者,可再押监候
C、可矜指案情属实,但有可矜或可疑之处,免于死刑,一般减为徒、流刑罚
D、留养承嗣指案情属实、罪名恰当,但被害人有亲老丁单情形,奏请皇帝裁决
4.关于《永徽律疏》,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
A、《永徽律疏》又称《唐律疏议》,是唐太宗在位时制定的
B、《永徽律疏》首次确立了“十恶”即“重罪十条”制度
C、《永徽律疏》对主要的法律原则和制度做了精确的解释,而且尽可能以儒家经典为根据
D、《永徽律疏》是对《贞观律》的解释,在中国立法史上的地位不如《贞观律》
5.秦汉时期的刑罚主要包括笞刑、徒刑、流放刑、肉刑、死刑、羞辱刑等,下列哪些选项属于徒刑?( )
A、候
B、隶臣妾
C、弃市
D、鬼薪、白粲
6.宋初中央设三司总管财政,三司有( )。
A、户部
B、度支
C、盐铁
D、礼部
7.关于明清时期的司法制度,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明清时期各中央司法机构的职能与隋唐时期相反,刑部负责审判,大理寺负责复核
B、明清的廷杖之制是根据皇帝意志而形成的法外用刑惯例
C、明清会审制度是慎刑思想的反映,但是导致多方干预司法,使实际执法与法律制度日益脱节
D、“申明亭”为明代法定的基层调解机构,对维护社会秩序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8.以下哪些表述正确地揭示了中国古代法律的起源?( )
A、法自天启
B、圣王立法
C、刑起于兵
D、礼源于祭祀
9.秦汉时期的刑罚主要包括笞刑、徒刑、流放刑、肉刑、死刑、羞辱刑等,下列哪些选项属于徒刑?( )
A、候
B、隶臣妾
C、弃市
D、鬼薪、白粲
10.秦朝的劳役刑有( )。
A、城旦舂
B、鬼薪
C、隶臣妾
D、赀
奥鹏,国开,广开,电大在线,各省平台,新疆一体化等平台学习
详情请咨询QQ : 3230981406或微信:aopopenfd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