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交《国际经济学》在线作业-00002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购买力平价理论是( )经济学家卡塞尔于1916年提出的。
A.德国
B.英国
C.法国
D.瑞典
2.在国际技术转让过程中,确定价格是困难的,主要因素是( )
A.税收
B.成本
C.市场供求
D.效益
3.首先提出要素价格均等化命题的国际贸易理论是( )
A.生产要素禀赋论
B.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C.自然资源禀赋论
D.差异产品贸易理论
4.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设在( )
A.日内瓦
B.纽约
C.布鲁塞尔
D.乌拉圭
5.(),促进了的形成和发展。
A.货币的自由兑换
B.国际资本的流动
C.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
D.国际贸易的发展
6.(),促进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A.货币的自由兑换
B.国际资本的流动
C.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
D.国际贸易的发展
7.比较成本优势理论是谁提出来的( )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里昂剔夫
D.萨缪尔森
8.在开放条件下,对外贸易的增长可以带动国民经济成倍增加,这种贸易促进增长的倍数关系即为()。对外贸易乘数研究一国对外贸易与国民收入、就业之间的相互影响,描述了开放经济体系内部出口促进经济增长的动态过程。
A.对外贸易
B.国际贸易
C.对外贸易乘数
D.国际贸易乘数
9.( )从资本和劳动的比例与技术进步的关系来划分技术进步的类型。
A.克鲁格曼
B.凯恩斯
C.卢卡斯
D.希克斯
10.计算在以下即期汇率和三个月后的远期汇率条件下的贴水和升水()。1)SR=$2.00/£1 FR=$2.01/£12)SR=$2.00/£1FR=$1.96/£1
A.(1)年升水率为0.02%(2)年贴水率为0.08%
B.(1)年升水率为0.002%(2)年贴水率为0.08%
C.(1)年升水率为0.02%(2)年贴水率为0.008%
D.(1)年升水率为0.03%(2)年贴水率为0.06%
11.国际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使用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其中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利用()分析方法,国际货币经济学主要利用宏观经济学分析方法
A.微观经济学
B.宏观经济学
C.计量经济学
D.数学
12.关税的贸易条件效应指征收()对征税国贸易条件的影响。
A.出口税
B.进口税
C.消费税
D.出口税和进口税
13.以下那种情况表明甲国是劳动丰裕型的国家( )。
A.甲国劳动总量是100个单位
B.甲国劳动总量是100个单位,而乙国的劳动量只有80个单位
C.甲国劳动总量是100个单位、资本总量是100个单位,而乙国劳动总量是80个单位、资本总量是60个单位
D.甲国劳动总量是100个单位、资本总量是100个单位,而乙国劳动总量是60个单位、资本总量是75个单位
14.重商主义的产生于( )
A.15世纪末、16世纪初
B.16世纪中叶
C.16世纪末、17世纪初
D.17世纪中叶
15.下面哪一项不是对里昂剔夫之谜的解释( )
A.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B.劳动高效率论
C.自然资源缺乏论
D.贸易壁垒论
16.属于国际收支账户中服务项目的有( )。
A.证券投资
B.商品修理
C.计算机和信息服务
D.非货币黄金
17.要素丰裕度衡量的是一个国家所拥有的经济资源的相对丰富性,或者说是一个国家的相对资源供给量。判断一国的要素丰裕度一般有两种方法:(1)实物单位定义法:如果B国的可用总资本和可用总劳动力的比率大于A国,则B国是资本丰裕的国家,A国是劳动力丰裕的国家。(2)():如果B国资本的价格与劳动力的价格的比率小于A国,则B国是资本丰裕的国家,A国是劳动力丰裕的国家
A.要素绝对价格定义法
B.实物绝对价格定义法
C.要素相对价格定义法
D.实物相对价格定义法
18.产品生命周期是(productlifecycle)观念,简称PLC,是把一个产品的()历史比作象人的生命周期一样,要经历出生、成长、成熟、老化、死亡等阶段。就产品而言,也就是要经历一个开发、引进、成长、成熟、衰退的阶段
A.生产
B.研发
C.销售
D.售后
19.国际经济学主要研究()产生的原因、利益分配机制以及国际贸易政策和措施的影响和作用机制,以促进国家和世界经济的增长。
A.国家
B.经济学
C.贸易
D.国际贸易
20.贸易条件的含义是什么( )
A.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之间的比率
B.出口商品数量指数与进口商品数量指数之间的比率
C.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与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之间的比率
D.出口商品数量指数与进口商品数量指数之间的比率
二、判断题 (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
21.初级产品价格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初级产品生产的不稳定。
22.缓冲存货规定:协定的执行机构建立缓冲存货(包括实物和现金),并规定最高限价,以干预市场,稳定价格。
23.出口限额规定:协定中规定一个基本的出口配额,每年再根据市场需求情况在基本配额基础上作一定比例的增减,作为当年的出口配额,以控制商品的供应量,稳定价格。
24.技术进步引起生产要素存量的增加或生产规模的扩大,都会促进经济的增长,因而对贸易倾向的影响也完全类同于生产要素增长对国际贸易倾向的影响。
25.建立关税同盟所产生的动态效应比静态效应要大得多。( )
26.货币市场交易的主要信用工具就是各种类型的国际债券。
27.国际经济学是国内经济学的延伸。
28.()逆贸易倾向增长:由于进口替代生产增加,因而进口减少,出口增长快于替代进口产品的生产也受到抑制。因此,贸易规模会缩减,该效果也称为逆贸易倾向生产效果。
29.国际经济协调就是指世界各国政府为维持国际经济的稳定并促进其发展,对国际经济活动进行联合干预、管理和调节的政策行为。
30.所谓近期外汇买卖,是指外汇买卖双方成交后并不立即交割,而是到约定的日期再进行交割的外汇交易。
31.“一价定律”认为,除去运输成本、贸易壁垒和信息成本,一个给定商品的价格,用相同的货币来标价,在不同的地点将是不同的。
32.出口补贴是一国政府为了降低出口商品的价格,增强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在出口某种商品时给予出口商或出口生产企业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优惠。
33.商品综合方案是利用国际商品协定调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关系的一个具体计划,旨在改善初级产品的贸易条件,增加发展中国家的出口收益。
34.劳动在短期内是属于一种特定要素。( )
35.超顺贸易倾向增长:生产要素的增长使经济增长引起的贸易出口有很大增长,而进口替代生产会增加。
36.进口替代战略一般经历两个阶段,一是消费品的进口替代,二是资本品与中间产品的进口替代。
37.WTO包括以下原则。第一,非歧视原则。第二,关税减让原则。第三,任何缔约国取消数量限制原则。第四,反倾销与限制出口补贴原则。第五,透明度的原则。第六,解决争端的机制。
38.产业内贸易反映比较优势。( )
39.一国的国际收支失衡,包括盈余性失衡(顺差)或亏损性失衡(逆差),是该国对外经济、政治、文化联系和活动而发生的国际货币收支的结果。
40.劳动力国际市场对输入国的消极作用:对劳动力输入国来说,造成了对本国劳动者的压力,加重业已存在的就业难问题。
41.生产要素增长引起的经济增长对国际贸易倾向的影响有五种情况:贸易中性增长、顺贸易倾向增长、超顺贸易倾向增长、逆贸易倾向增长、超逆贸易倾向增长。
42.无论是大国还是小国,是强国还是弱国,都能征收最优关税使各自的国家福利达到最大。( )
43.国际贸易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国民收入总量的影响,二是通过国民收入分配来推动经济增长。
44.国际收支的弹性分析法是一种一般均衡分析。( )
45.劳动力国际市场对输出国的积极作用:劳动力受雇于外国资本会带来向本国传递管理知识和先进技术,能获取外汇收入等好处。
46.货币贬值对经常项目收支有价格效应和贸易量效应。( )
47.国际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使用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其中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利用微观经济学分析方法,国际货币经济学主要利用宏观经济学分析方法。
48.()间接标价法,即以一个单位或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的外国国货币的标价方法
49.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由于各国的利率和预期利润之间存在差异,因而资本可以自由地由资本充足国流向资本短缺国,并使得各国的资本边际产出率趋于不同,从而提高整个世界的总产量。
50.竞争和垄断论:竞争和垄断程度的不同,会导致有利于出口的产品没有出口,或应该进口的产品没有进口,从而造成结果与优势分工不符。
奥鹏,国开,广开,电大在线,各省平台,新疆一体化等平台学习
详情请咨询QQ : 3230981406或微信:aopopenfd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