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政策概论》19秋期末考核-0001
试卷总分:100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20 分)
1.()将福利体制分为制度型、补救型、工业成就型。
A.贝弗里奇
B.蒂特马斯
C.瓦格纳
D.吉登斯
2.1891年,()首先提出“社会政策”一词。
A.贝弗里奇
B.蒂特马斯
C.瓦格纳
D.吉登斯
3.新农合基金管理规定,当年筹资的合作医疗基金结余一般不应超过()。
A.45%
B.35%
C.25%
D.15%
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秉持的社会政策理念是()。
A.认为福利有力于提高社会向心力
B.认为现有的福利是一种投资
C.反对国家提供过多的福利,赞成补缺型社会福利
D.主张国家应承担主要的福利责任
5.()是指政府、政党或其他组织为实现其目标而制定的各种规则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
总和。
A.福利政策
B.社会政策
C.政策
D.公共政策
6.城镇养老保险缴费责任中,个人缴费比例为()。
A.工资总额的8%
B.工资总额的20%
C.工资总额的15%
D.工资总额的10%
7.我国失业保险的给付水平原则为()。
A.介于最低生活保障与最低工资之间
B.不高于最低生活保障
C.不高于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
D.不低于最低工资
8.政府“干预”社会社会福利事务属于()。
A.自由主义福利模式
B.社会民主主义福利模式
C.残余式社会福利
D.制度式社会福利
9.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给付的封顶线为()。
A.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8倍
B.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7倍
C.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6倍
D.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5倍
10.()可以评价政府社所调动的社会政策资源在全社会经济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例。
A.政府社会支出占GDP的比例
B.政府年度社会支出总量
C.政府年度社会支出占政府财政支出的比例
D.政府年度社会支出人均量
11.新农合基金管理规定,中西部地区乡级医疗机构的住院补偿起付线原则上不超过()
。
A.80元
B.60元
C.50元
D.100元
12.()的影响在于提出了“福利国家”的蓝图。
A.福利国家体制的形成
B.1942年《贝弗里奇报告》
C.1935年《社会保障法》
D.1601年《伊丽莎白济贫法》
13.()一书中首次提出了政策科学的概念和体系。
A.《防止老龄危机》
B.《贝弗里奇报告》
C.《政策科学:范围和方法的最新发展》
D.《21世纪的老年收入保障》
14.()提供的公共性服务是社会政策行动中最主要的部分。
A.第三部门
B.政府组织
C.志愿组织
D.市场
15.现行的国家基本卫生服务项目为()以下的婴幼儿提供免费发育检查。
A.9岁
B.6岁
C.3岁
D.12岁
16.工伤保险条例中规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者对鉴定结论不服的应于()内向省级委员
会提出再次鉴定。
A.90日
B.60日
C.30日
D.15日
17.()是指政府或其他组织在社会公平等价值目标的指导下,为了达到满足民众基本需
要、解决社会问题,进而维护社会稳定和提高社会生活质量等社会目标而采取的各种
福利性社会服务行动的总和。
A.社会政策
B.政策
C.制度
D.公共政策
18.企业缴纳的生育保险比例为不超过员工工资总额的()。
A.8%
B.20%
C.2%
D.1%
19.()是在特定条件下人们现实的、可以指望得到满足的需要。
A.需求
B.社会需要
C.基本需求
D.个人需要
20.()认为存在四种需要:规范性需要、感觉到的需要、表达的需要及比较的需要。
A.贝弗里奇
B.蒂特马斯
C.瓦格纳
D.布莱德肖
二、多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21.当代“国家福利模式”的优点有()。
A.缺乏改进工作效率和降低成本的动力
B.更好地体现社会公平、社会保护和其他社会价值
C.可能会导致福利依赖
D.可以为全社会提供普遍性的社会保障和大规模的社会服务
E.保证社会政策行动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22.除了经济发展水平外,影响社会政策发展的经济条件还有()。
A.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的差异
B.经济发展模式
C.经济体制
D.国家GDP总量
E.人均GDP
23.确立低保标准的依据为当地维持城市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
A.衣食住费用
B.水电燃煤费用
C.未成年人义务教育费用
D.医疗费用E交通费用
24.确立低保标准的依据不包括当地维持城市居民生活所需的()。
A.衣食住费用
B.水电燃煤费用
C.未成年人义务教育费用
D.医疗费用
E.交通费用
25.城市医疗救助的对象为()。
A.当地政府规定的其他特殊困难人员
B.低收入家庭重病患者
C.低保对象
D.五保户
E.65岁以上的老人
26.()属于社会政策分析中常用的研究方法。
A.问卷调查
B.电话调查
C.焦点小组
D.深度访谈
E.参与式观察
27.社会政策方案征求意见时的主要对象为()。
A.社区及社会组织
B.社会政策领域的专业人员
C.社会政策的对象
D.有关政府部门
E.一般公众
28.社会问题的特点有()。
A.过程性
B.社会性
C.客观性
D.关注性
E.主观性
29.准市场模式的社会政策行动具有()的缺陷。
A.财政负担重
B.缺乏选择自由
C.效率低(动机不足)
D.导致社会福利服务对贫弱群体的可及性降低
E.减少了政府的社会支出
30.失业保险的领取条件为():
A.被动失业
B.按规定参加失业保险,缴费满1年
C.已登记失业但拒不参加再就业培训
D.已登记失业且有就业意愿
E.主动失业
31.1980年,智利第一轮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具体内容为()。
A.并主要交由民营机构经营运作
B.将养老保险制度由现收现付制改为完全积累制
C.完全统筹账户制
D.在社会保障运作中引入私营部门参与和管理
E.保费全部由个人缴纳,雇主不缴费
32.丧失住房救助资格的因素有()。
A.连续半年不住
B.转租
C.转借
D.累计拖欠半年房租
E.挪作他用
33.农村五保户的对象为()。
A.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抚养人的城市老人
B.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抚养人的城市儿童
C.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抚养人的农村老人
D.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抚养人的农村残疾人
E.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抚养人的农村未满16岁儿童
34.利益集团通过()对社会政策施加影响。
A.长期性的文化行动
B.采取政治性的行动
C.采取临时性的集体性活动
D.意识形态行动
E.具有某种长期组织形式和集团活动
35.我国社会福利服务政策体系包括()。
A.社会福利服务机构
B.市场提供的服务体系
C.家庭内部提供的援助服务
D.城市社区服务体系
E.企事业单位的福利性服务体系
三、判断题 (共 20 道试题,共 20 分)
36.职工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用人单位就业的,各用人单位分别为职工缴纳保费。发
生工伤后,由事发单位所在的工作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37.政府对社会政策的再分配后果可以改变社会成员的有效需求状况。
38.公民是否参与并非社会政策合理制定并有效实施的基本条件。
39.政策的主体可以是社会中的各种组织,但政府和政党的政策体系在社会中的影响最
大。
40.社会政策不利于社会整合和社会平等。
41.各类社会政策行动之间的效率容易加以比较。
42.在封闭的经济体系中,社会政策可能影响消费率而间接影响国内贸易的总量,但对
贸易的地区性和结构性差异影响不大。
43.从历史发展看,现代社会政策的起源与民主政治化并无直接关系。
44.当代社会中,社会政策在体现国家性质和完成国家功能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45.一个合理的社会政策项目应该坚持追求社会效益而非运行效率最大化。
46.放任社会倾销的长期效应是,发达国家的劳工利益受损,发展中国家的劳工可以获
得更高的劳动收入。
47.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作用的社会福利服务项目被纳入社会保障的范畴。
48.社会政策的基本原则是政党政治纲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而政治纲领是赢得民众支
持的重要条件。
49.同类社会政策行动间存在着服务质量的差异,而福利性社会服务的质量很难把握。
50.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中乡镇企业职工、个体户及其雇佣人员是否参保,由中央政
府决定。
51.社会政策行动的产出可以用货币单位来测量,也可以再进入市场中去转换成货币。
52.社会政策安排与人们的社会地位密切相关,比如制度型福利会给受益者带来耻辱烙
印;而选择型福利有助于消除不同群体之间的地位差别。
53.社会政策更加关注人们的基本需要,而这种需要的满足受其支付能力的限制。
54.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和补助的标准参照新农合进行。
55.第三条道路主张国家在社会政策体系中承担最主要的和最基本的信任,但同时反对
完全依赖国家,鼓励各类社会组织和个人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论述题 (共 1 道试题,共 9 分)
56.请联系实际论述社会政策对消费和投资的影响。
五、简答题 (共 3 道试题,共 12 分)
57.请简述第三条道路的基本观点。
58.请简述非营利组织在社会政策体系中的角色与作用。
59.请简述1601年《伊丽莎白济贫法》的影响。
六、名词解释 (共 3 道试题,共 9 分)
60.社会政策受益者(广义)
61.三支柱养老金模式
6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