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一-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40 道试题,共 80 分)
1.“精神助产术”的确立者是____________。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黑格尔
2.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不是________。
A.学校教学
B.教学规律
C.教学现象
D.教学问题
3.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在本质上受________支配。
A.技术理性
B.实践理性
C.解放理性
D.理论理性
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对教师劳动的_________的描述。
A.长期性
B.连续性
C.广泛性
D.间接性
5.下述表述中不是对我国影响较大的课程目标价值取向是__________。
A.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
B.学生本位的价值取向
C.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D.教师本位的价值取向
6.“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是_________。
A.活动分析
B.解放兴趣
C.八年研究
D.泰罗主义
7.把教育评价分为古典的考试型时期、心理测量占统治地位时期、后现代时期的教育家是___________。
A.利维
B.泰勒
C.布卢姆
D.莱斯
8.以人的自由与解放作为评价的根本目的,这是评价的_________。
A.目标取向
B.过程取向
C.主体取向
D.客体取向
9.发展性评价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
A.与课程功能的转变相适应
B.有助于了解课程实施和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与细节问题
C.考察课程教材对教师实现和教学目标的适应性、可行性和有效性
D.有助于在课堂上进行调查和收集数据信息
10.学习方式转变意味着:
A.用自主学习代替指导学习
B.用合作学习代替个体学习
C.用探究学习代替接受学习
D.强调由单一形转向多样性
11.五六十年代出现了所谓的“三大新教学论流派”,_________是其中之一。
A.行为主义教学论
B.人本主义教学论
C.尝试教学论
D.发展性教学论
12.把课程分为理想的、正式的、理解的、运作的、经验的五个不同层次的课程论专家是________。
A.古德莱德
B.帕里斯
C.斯金纳
D.兰德
13._________的本质含义在于鼓励教师对课程实践的反思批判和发挥创造作用。
A.目标原则
B.量力性原则
C.过程原则
D.思想性原则
14.按照有没有固定的和限制性的答案,可将问题分为封闭式问题和__________。
A.半封闭性试题
B.开放性试题
C.半开放性试题
D.开放性与封闭性结合试题
15.主动适应论的基本观点认为学校课程________。
A.是使学习者适应当代社会生活的工具
B.不断改造着社会生活
C.不断建构出新的社会生活经验
D.是使学习者脱离当代社会生活的工具
16.“只谈论某一知识领域的结论,而不是集中于知识的探究本身”,这是布鲁纳所说的_________。
A.学习准备
B.学科结构
C.中间语言
D.发现学习
17.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课程论专家是_________。
A.泰勒
B.博比特
C.查特斯
D.坦纳
18.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
A.计划性、自愿性、实践性
B.组织性、灵活性、自愿性
C.自愿性、灵活性、实践性
D.目的性、灵活性、实践性
19.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根本动力是:
A.教育思想
B.专业精神
C.教育智慧
D.专业人格
20.学校文化建设的灵魂(核心点)是:
A.学校功能重建
B.学校制度文化重建
C.学校精神文化重建
D.学校物质文化重建
21.被看作是课程开发的经典模式、传统模式的是_____。
A.情境模式
B.目标模式
C.批判模式
D.过程模式
22.课程组织的基本标准有连续性、顺序性和___________。
A.整合性
B.逻辑性
C.个别性
D.超体性
23.从研究方法上来看,行动研究属于_________。
A.量的研究
B.质的研究
C.课堂研究
D.试验研究
24.奥苏贝尔讲解式教学的设计原则是________。
A.小步子原则
B.高速度原则
C.高难度原则
D.逐渐分化原则
25.在泰勒的设计模式中,课程目标的来源有学习者、学科内容和________三个方面。
A.生活经验
B.学校以外的现代生活
C.指导者
D.学习环境
26.“副学习”概念的提出者是___________。
A.克伯屈
B.杰克逊
C.巴罗
D.杜威
27.20 世纪50 年代末至60 年代末,西方世界发生了一场指向于教育内容现代化的“学科结构运动”,在这场运动中诞生了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即__________。
A.进步主义课程
B.学术中心课程
C.永恒主义课程
D.要素主义课程
28.以“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失控所招致的生态系统的破坏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急剧恶化”作为直接社会背景而产生的课程形态是__________。
A.轮形课程
B.环境教育课程
C.国际理解教育课程
D.STS课程
29.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假设的是_________。
A.赞科夫
B.巴班斯基
C.维果茨基
D.列昂节夫
30.范例教学的三个基本特性是___________。
A.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
B.基本性、全面性、范例性
C.个体性、基础性、范例性
D.全员性、基本性、范例性
31.在教师的直接领导下整个班级的学生一起进行的学习,称为________。
A.合作学习
B.分组学习
C.个别学习
D.同步学习
32.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的“形式阶段”包括明了、联合、系统和__________。
A.复习
B.实践
C.方法
D.拓展
33.目前,在我国学科课程的组织中依然占主流的课程组织形式是__________。
A.圆周式课程
B.螺旋式课程
C..逐步深入课程
D.直线式课程
34.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有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
A.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B.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C.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D.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35.美国教育家克伯屈提出的概念是_________。
A.附带学习
B.附学习
C.机械学习
D.有意义学习
36.杜威实现课程与教学一体化的具体途径是___________。
A.从做中学
B.反省思维
C.主动作业
D.问题教学
37.有效组织学习经验的标准有三个,其中之一是_________。
A.随机性
B.活动性
C.连续性
D.积极性
38.在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中,具体体现教育价值的是________。
A.教育目的
B.教育目标
C.课程与教学目标
D.课时目标
39.下列表述中不是赞科夫关于一般发展的论说的是___________。
A.一般发展包括儿童的心理发展和身体发展
B.一般发展不等于全面发展
C.一般发展不等同于特殊发展
D.一般发展排斥特殊发展
40.因材施教是遵循身心发展的__________。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二、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41.培养目标的时代性(时代精神)体现在那里?
A.健全的价值观
B.健康负责的生活态度
C.创新意识和能力
D.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42.教育目标与教育目的之间的关系_________。
A.教育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而制定的
B.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的关系
C.全面发展与职业定向的关系
D.传统学习方式与新课改倡导的学习方式之间的关系
43.教育思想 包括()
A.教育认识
B.教育观念
C.教育理念
D.教育哲学
44.自主学习包括_______。
A.发现学习
B.主动学习
C.独立学习
D.元认知监控学习
45.以学科为本位的教育:
A.把教师学科化(工具化而非学者化)
B.以学科为本位,造成对人性的肢解
C.重认知、轻情感
D.重教书、轻育人
46.敬业精神包括:
A.乐业
B.勤业
C.创业
D.献业
47.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可能分为三大类分别是_________。
A.改革本身的因素
B.学校内部的因素
C.学校外部的因素
D.学校实施的因素
48.根据各学科知识综合程度的不同,可以把综合课程划分为_________三种形态。
A.相关课程
B.融合课程
C.广义课程
D.广域课程
49.多元智力包括:
A.言语/语言智力
B.视觉/空间关系智力
C.音乐/节奏智力
D.自我反省智力
50.新课程下教师的角色转变表现为:
A.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B.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 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C.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 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D.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 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奥鹏,国开,广开,电大在线,各省平台,新疆一体化等平台学习
详情请咨询QQ : 3230981406或微信:aopopenfd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