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财《公共关系学》单元作业三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1.以下公共关系模式不属于战术型的类型是( )。
A.维系型
B.宣传型
C.服务型
D.征询型
2.广告分为( )。
A.商业广告和公共关系广告
B.商业广告和非商业性广告
C.商业广告和社会性广告
D.间接广告和直接广告
3.4P′S理论不包括( )。
A.促销
B.需求
C.价格
D.渠道
4.广告活动不包括( )。
A.征集广告
B.竞猜广告
C.联姻广告
D.馈赠广告
5.( )特点是靠优惠措施和感情联络来维系与公众的关系。
A.软维系
B.硬维系
C.强化维系
D.弱化维系
6.企业文化建设的起点是( )。
A.企业文化的建设
B.企业文化的更新
C.企业文化的创新
D.企业文化的定位
7.( )又称传播者。
A.信源
B.信宿
C.媒介
D.信道
8.关于赞助计划说法错误的是( )。
A.赞助计划一般包括传播方式、赞助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等等
B.应做到有的放矢,同时应考虑应变方案
C.赞助研究是赞助计划的具体化
D.赞助计划有一定的灵活性
9.具有“传播者职业化“的特点的是( )。
A.报纸传播
B.自身传播
C.人际传播
D.大众传播
10.大庆石油管理局的企业精神为“铁人精神”,这属于( )。
A.产品命名法
B.企业职工命名法
C.广告法
D.概括命名法
二、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11.公关日常应用传播媒介主要有( )。
A.文字、印刷材料
B.印刷品
C.户外图文媒介
D.电子媒介
E.组织各种会议
12.新闻发布会的准备工作和注意事项包括( )。
A.确定发布会的地点
B.统一发布口径
C.布置会场
D.确定会议主持人
E.准备主要发言和报道提纲
13.据公关人际传播的实际情况,受者的心理定势集中体现在微观心理定势层次,其主要有( )。
A.移情效应
B.首因效应
C.近因效应
D.定型效应
E.晕轮效应
14.IMC产生的主要依据是传播媒介发生了重大变化。传播媒介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
A.媒介数量的增加
B.图像传播的盛行
C.受众的笼统化
D.近似文盲的出现
E.消费者作购买决定时越来越依赖客观事实而不是主观认知
15.内部宣传常用的手段有( )。
A.组织报纸
B.举办展览会
C.职工手册
D.黑板报
E.讨论会
16.处理危机的原则包括( )。
A.专门化
B.诚恳
C.及时
D.准确
E.积极
17.庆典一般邀请宾客的范围是( )。
A.本企业、公司和商场的主管部门领导
B.同行部门领导及朋友
C.各界领导、朋友
D.广播、电视及报刊新闻记者
E.直属部门领导及朋友
18.企业文化定位要特别注意( )。
A.企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性
B.企业文化的个性
C.企业文化的创新性
D.企业文化的对象性
E.组织文化的无形性
19.整合营销传播的内涵包括( )。
A.以“一种声音”为内在支持点
B.以各种传播媒介的整合运用为手段
C.以资料库为基础
D.以生产者为核心
E.以建立消费者和品牌之间的关系为目的
20.依据传播主体,公共关系的人际传播可以分为( )。
A.个体传播
B.对内传播
C.组织传播
D.对外传播
E.公众传播
奥鹏,国开,广开,电大在线,各省平台,新疆一体化等平台学习
详情请咨询QQ : 3230981406或微信:aopopenfd7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