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概论(本科)》22年6月课程考核-0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中国先秦美学思想主要包括儒、道、墨、法四家,以( )两家影响最大。
A.道、墨
B.儒、道
C.儒、法
D.道、法
2.知觉的( )可以把审美对象或其中的某些要素从背景中突出出来。
A.整合功能
B.分化功能
C.选择功能
D.联想功能
3.鲍姆嘉通认为,人类的心理活动可以分成( )。
A.知、情、意三个方面
B.知、情、理三个方面
C.情、意两个方面
D.知、情、行、理四个方面
4.“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出自( )。
A.《老子》
B.《庄子》
C.《周易》
D.《文心雕龙》
5.下列不属于悲剧的作品是( )。
A.《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B.《俄狄浦斯王》
C.《安提戈涅》
D.《阿卡奈人》
6.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优美的是( )。
A.泰山天下雄
B.华山天下险
C.黄山天下奇
D.峨眉天下秀
7.以下属于“化丑为美”的作品是( )。
A.《断臂的维纳斯》
B.《拉奥孔》
C.《大卫》
D.《欧米哀尔》
8.在审美活动中,一般的审美方法有( ):
A.感受法、联想法、诠释法;
B.想象法、联想法;鉴别法;
C.感受法、鉴别法、诠释法。
D.感受法、联想法、想象法
9.从联想的类型来看,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属于( )
A.相似联想
B.对比联想
C.接近联想
D.类比联想
10.朱自清的《绿》所描绘的梅雨潭:“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所表现出的风格是( )。
A.优美
B.悲壮
C.滑稽
D.崇高
11.被称为“第八艺术”的是( )。
A.舞蹈
B.戏剧
C.电影
D.电视
12.下列描述中属于优美范畴的是( )。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C.杨柳岸,晓风残月
D.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13.西方美学史上最早讨论美的专著是( )。
A.柏拉图的《大希庇阿斯篇》
B.?塔塔科维兹的《古代美学》
C.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D.贺拉斯的《诗艺》
14.( )把古希腊的美学思想推向了鼎盛。
A.柏拉图和德谟克利特
B.亚里士多德和德谟克利特
C.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D.亚里士多德和毕达哥拉斯
1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体现了自然美的( )特征。
A.自然性
B.多面性
C.形式性
D.象征性
16.美学是研究美的本质、美感以及( )和艺术美的一门科学。
A.自然美
B.形式美
C.现实美
D.艺术美
17.美的本质是( )的产物。
A.人的本质力量
B.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C.对象化
D.本质力量
18.下列不属于希腊三大悲剧家的是( )。
A.埃斯库罗斯
B.索福克勒斯
C.欧里庇得斯
D.阿里斯托芬
19.20世纪5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中,认为美是客观的是( )。
A.蔡仪
B.吕荧、高尔泰
C.朱光潜
D.李泽厚
20.我们平时所谓的“睹物思人”,在性质上属于( )。
A.对比联想
B.相似联想
C.同一联想
D.接近联想
二、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21.美育的主要特点是( )
A.美育是感性的,是通过潜移默化而作用于人的,是一种感化。
B.美育是从内心的情感第角度去打动人的
C.美育具有愉悦性
D.美育的特点还反映在美育的途径和方式上
22.在美感中主要的心理因素是( )
A.感觉
B.理解
C.情感
D.想像
23.以下属于荒诞派艺术的作品是( )。
A.《罪与罚》
B.《百年孤独》
C.《等待戈多》
D.《秃头歌女》
24.美育的主要方式是( )
A.自然美
B.社会美
C.德育
D.艺术美
25.美学的特点是( )
A.美学和每个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B.美学和人生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C.美学和每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
D.美学和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26.下列想象类型中属于想象活动的初级形式的是( )
A.创造性想象
B.接近联想
C.类似联想
D.对比联想
27.李泽厚认为,美的特点主要有( )
A.典型性
B.具体形象性
C.客观社会性
D.主客观统一性
28.狄德罗认为“美在关系”,他所说的关系主要包括( )
A.一事物自身在内在结构上的秩序、安排、对称等关系
B.一种事物与其它事物的关系
C.由想象力移植到物体上的关系
D.事物与人的关系
29.美感中的直觉具有的特点是( )
A.直接性
B.间接性
C.突然性
D.延迟性
30.倡导生物本能说的美学家是( )
A.达尔文
B.弗洛伊德
C.博克
D.席勒
三、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31.“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的提出者是 蔡元培。
32.文艺复兴时期,对精神的高度重视为近代西方重视主体审美能力的认识论美学打下了基础。
33.多样统一,又称为和谐,是外在美的最高要求。
34.在审美中,审美的心理距离关键在主体审美的态度。
35.在美的观念上,"万美皆备于我"这种说法所体现的美学主张是美是客观的。
36.审美对象在我们心中激起的维度越高,情感水平就越高,审美价值也就越高。
37.具有鲜明形象的事物都是美的。
38.“中和”是中国文化最核心的审美境界。
39.黑、白、灰被称为非色彩,也叫三原色。
40.19世纪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从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的关系人手,提出了“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著名论断。
四、问答题 (共 2 道试题,共 20 分)
41.什么是美感的共性和个性?它们是什么关系?
42.经人类实践改造的自然是怎样成为美的对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