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00004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这表明()。
A.实践是沟通主客体关系的桥梁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C.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
D.实践的需要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2.确保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这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认为自己应该为国家担负的责任。20世纪60年代,袁隆平从一些学报上获悉,杂交高粱、杂交玉米、无籽西瓜等都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生产中。于是,袁隆平试图跳出传统思维,开始进行水稻有性杂交试验。经过10年的艰苦探索和研究,1974年,以袁隆平为首的专家育成三系杂交水稻,随后又相继育成两系杂交水稻、超级杂交水稻。这些成果在世界上被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并且有着“东方魔稻”的美誉。以上材料说明()。
A.自然规律要依靠人的活动才能存在和发挥作用
B.不断否定现有理论是一切科学研究成功的前提
C.科学文化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D.人能够通过自觉活动去认识规律,并按照客观规律去改造世界
3.马克思主义创立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B.法国历史哲学、英国科学主义、欧洲人文主义
C.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生物进化论
D.法国唯物主义、英国经验主义、德国理性主义
4.刻舟求剑的做法错在忽视了()。
A.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B.物质运动也有静止的状态
C.运动是物质的唯—特性
D.物质是运动的根本属性
5.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
A.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B.对立统一规律
C.质量互变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
6.“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有备才能无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底线思维,强调凡事不能超越底线。如法律底线、政策底线、利益底线、道德底线等,一旦被突破,就会出现无法接受的坏结果。从哲学的角度分析,底线是指()。
A.联系的条件性
B.度的关节点
C.主要矛盾
D.事物发展的连续性
7.辩证的同一是()。
A.指事物与其自身完全等同
B.不包含差别的绝对同一
C.以差别、对立为前提的同一
D.不包含否定因素的同一
8.水葫芦,也叫水浮莲,20世纪初作为观赏植物被引入中国。后由于水葫芦本身含有一定的植物蛋白,于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被用作家畜尤其是猪的饲料,从而得到大面积推广。没想到水葫芦的繁殖能力惊人,经常会出现抢占水面从而影响航运、窒息鱼类的问题,现在单是人工打捞的费用每年就高达1亿元。这说明()。
A.应该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B.事物的性质是不确定的
C.改造自然必然导致生态的失衡
D.自然界因人类的岀现丧失了客观性
9.“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句话蕴涵的哲理是()。
A.事物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
B.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C.事物发展的曲折性是不可避免的
D.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0.古有一父,为解决家中鼠患,买了一只猫。猫抓老鼠的同时,却也偷吃鸡,其子甚怨。父道:“宁无鸡也不能无猫,因无鸡不会挨冻受饿,而无猫,则会挨冻受饿。”其子遂不再怨。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在处理和解决问题时要注意()。
A.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B.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C.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二、多选题 (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11.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是()。
A.科学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人民性和发展性
12.以下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
C.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的欧洲
D.《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13.实践对于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为()。
A.实践帮助人们了解客观世界
B.实践加速人们的认识
C.实践可以检验认识的正确与否
D.认识的目的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实践
14.在认识论方面,关于人的意识能动性的发挥存在着两种极端的思想,分别是()。
A.主张人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带有一定创造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认为人们在认识外物的世界完全被动的旧唯物主义观点
C.认为一切认识都是人的内心的主观创造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认为世界时完全不可能认识的不可知论观点
15.联系具有普遍性。事物联系的普遍性的含义是()。
A.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B.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
C.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D.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联系之中
三、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6.“自由不在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这说明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17.同一内容可以有多种形式,而同一种形式无法表现不同的内容。
18.新事物没有保留旧事物中的任何因素,具有全新的要素、结构和功能。
19.联系的普遍性说明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必然的联系。
20.唯物主义就是辩证法。
21.矛盾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
22.“我看到桃红柳绿、燕子归来,怎么没看到春天?”因为现象能被我们观察到,而本质只能由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
23.联系虽然具有客观性,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
24.顺应自然就是不要对自然的事物做任何改动。
25.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其不确定性是因为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实践总要收到历史条件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