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本科)》20年3月作业考核-0001
试卷总分:100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通常在指数体系的完整框架中,数量指标指数是以()计算的。
A.马-埃公式
B.费雪公式
C.拉氏公式
D.帕氏公式
2.抽样极限误差是()
A.随机误差
B.最小抽样误差
C.最大抽样误差
D.抽样估计所允许的误差的上下界限
3.对全国城市职工家庭生活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
A.每一户城市职工家庭生活
B.每一户城市职工家庭
C.所有的全国城市职工家庭生活
D.所有的全国城市职工家庭
4.如果销售额增加10%,零售物价指数下降5%,则销售量()
A.无法判断
B.增加5%
C.增加15.79%
D.增加10%
5.将总量指标按其反映总体总量的内容不同分为()。
A.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B.总体标志总量指标和总体单位总量指标
C.实物总量指标和价值总量指标
D.动态指标和静态指标
6.若以我国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则单位总量指标为()。
A.工业设备台数
B.工业职工总人数
C.工业增加值
D.工业企业总数
7.在一般情况下,销售价格指数和产量指数的同度量因素分别为()。
A.销售量、单位产品成本
B.销售量、产量
C.销售价格、单位产品成本
D.销售价格、产量
8.某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计划规定提高4.5%,实际执行结果提高了6%,则全员劳动生
产率的计划完成程度为()。
A.98.4%
B.133.3%
C.101.6%
D.101.4%
9.平均指标指数体系包括三个指数()。
A.总指数、综合指数、个体指数
B.总指数、加权算数平均数指数、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
C.总变动指数、数量指标指数、质量指标指数
D.可变指数、固定指数、结构变动影响指数
10.所选择单位的标志总量占全部总体标志总量的绝大比例,这些单位就是()。
A.重点单位
B.调查单位
C.典型单位
D.代表性单位
11.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
A.总体的复杂程度不同
B.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
C.分组标志多少不同
D.分组数目多少不同
12.如果时间数列的数据是按年度排列的,则不存在()
A.长期趋势
B.循环变动
C.季节变动
D.不规则变动
13.某外商投资企业按职工工资水平分为三组:5000元以下,5000~10000元;10000元
以上。如果有职工的工资水平恰好为10000元,则应该将其统计在()。
A.第二组
B.第三组
C.第一组
D.无法确定
14.抽样误差是指()
A.随机抽样而产生的代表性误差
B.在调查过程中由于观察、测量等差错所引起的误差
C.在调查中违反随机原则出现的系统误差
D.人为原因所造成的误差
15.反映物量变动水平的指数是()
A.质量指标指数
B.综合指数
C.数量指标指数
D.个体指数
16.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5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
末组组中值为( )
A.520
B.510
C.500
D.490
17.对连续型变量()。
A.根据变量值项数和变动范围大小而决定编制组距数列或单项数列
B.只能编制组距数列
C.只能编制异距数列
D.只能编制单项数列
18.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有如下明显的特点()
A.数量性、总体性、社会性
B.数量性、总体性、变异性
C.总体性、变异性、广泛性
D.总体性、变异性、具体性
19.宏发公司2006年计划规定利润应比2005年增长10%,实际执行的结果比2005年增长
了12%,则其计划完成程度为()。
A.83%
B.101.8%
C.98.2%
D.120%
20.要了解我国工农业产品的比价情况,这种调查最适合采用()
A.重点调查
B.普查
C.抽样调查
D.典型调查
二、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21.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规定的标准时间是2010年11月1日零时,下列情况不应计算人
口数的有()。
A.2010年11月2日出生的婴儿
B.2010年11月1日1时死亡的人
C.2010年10月31日23时死亡的人
D.2010年10月29日8时出生,20时死亡的婴儿
E.2010年10月29日21时出生,11月1日8时死亡的婴儿
22.已知各期环比发展速度和最末水平,可以计算()
A.逐期增长量
B.累计增长量
C.平均增长速度
D.平均发展速度
E.定基发展速度
23.统计表从形式上看由()组成。
A.纵栏标题
B.横行标题
C.总标题
D.宾词
E.主词
24.各项指标值不能直接相加的时间数列有()
A.相对数时间数列
B.时点数列
C.时期数列
D.平均数时间数列
E.变量数列
25.统计汇总的组织形式一般有()
A.集中汇总
B.逐级汇总与集中汇总相结合
C.逐级汇总
D.电子计算机汇总
E.手工汇总
26.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有()
A.货币单位
B.自然单位
C.标准实物单位
D.度量衡单位
E.劳动量单位
27.搜集统计数据的具体方法主要有()
A.邮寄调查
B.访问调查
C.电话调查
D.座谈会
E.个别深度访问
28.影响抽样平均误差的因素主要有()
A.样本容量
B.抽样组织方式
C.抽样的对象
D.抽样方法
E.总体方差或标准差
29.在次数分配数列中()
A.频率越小,则该组标志值所起作用越小
B.频率表明各组标志值对总体的相对作用程度
C.总次数一定,频数和频率成反比
D.各组频率大于0,频率之和等于1
E.各组的频数之和等于100
30.统计调查按搜集资料的方法,可分为()。
A.采访法
B.直接观察法
C.抽样调查法
D.报告法
E.典型调查法
三、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31.计算相关系数时,应首先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
32.现象之间确实存在着的关系值固定的依存关系是相关关系。
33.抽样成数的特点是:样本成数越大,则抽样平均误差越大。
34.序时平均数所平均的是现象在同一时间上的数量差异,说明现象在某一段时间内
发展的一般水平。
35.总体方差是影响抽样数目的因素之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总体单位的差
异程度大,则应少抽,反之可以多抽一些。
36.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属性特征,质量指标反映现象的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
二者都不能用数值表示。
37.加权总指数的核心问题是“权数”问题。
38.消费者价格指数可用于测定通货膨胀的状况。
39.抽样估计的优良标准有三个:无偏性、可靠性和一致性。
40.报告单位和调查单位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
四、简答题 (共 2 道试题,共 20 分)
41.应用平均指标分析社会经济现象时应遵守哪些原则?
42.比较说明一般平均数与序时平均数的区别与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