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春学期(高起本:1509、1603、1609、1703)《管理心理学》在线作业-00003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人的动机、兴趣、信念等都是需要的().
A.表现
B.内容
C.来源
D.诱因
2.说一个人“心胸豪爽,或者心胸狭窄”,是指这个人的( )。
A.气质
B.性格
C.兴趣
D.能力
3.“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是态度的( )功能。
A.适应
B.自我防御
C.价值表现
D.知识
4.某公司来了一位新员工,工作了一段时间后,领导发现该员工工作热情饱满,业绩提高非常快。对于这种情况,除了按公司激励制度的正常规定给予相应奖励外,如果你是该公司的领导,最赞同()。
A.及时肯定他的进步,鼓励他取得更大的成绩
B.顺其自然,让他通过自我激励不断提高业绩
C.给他提供进一步提高业绩的方法与程序指导
D.充分肯定他的成绩,并提醒他不要骄傲自满
5.根据职能和项目两个变量设计的组织结构形式是()。
A.职能结构
B.分部结构
C.矩阵结构
D.网络结构
6.下列有关需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一切有机体,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对外界环境必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需要
B.需要是一种主观的心理状态
C.需要是一种对有机体内部缺失状态的感知
D.需要只有人才会具备
7.以热情但急躁易冲动,刚强但较粗暴为特征的人其气质属于()。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8.主体对某特定对象进行认知、评价并做出价值判断所形成的心理倾向被称为()。
A.性格
B.气质
C.态度
D.动机
9.虚拟型组织结构是一种基于(),以完成组织活动为中心而建立起来的组织结构类型。
A.职能分工
B.地域范围
C.项目任务
D.契约关系
10.在组织设计过程中,力求做到在满足组织任务与目标的前提下,组织结构要精简,队伍要精干,管理要高效率、高效益。这是组织设计()原则的表现。
A.任务目标
B.分工协作
C.统一指挥
D.效率效益
11.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解释和推测其原因的过程。
A.自己
B.人际关系
C.群体
D.组织
12.人们受以前经验模式的影响,产生一种不自觉的心理活动准备状态,并在头脑中形成关于某类人的固定形象,这属于()。
A.首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定势效应
D.制约效应
13.认识对象留下的最后印象影响人们对他的认识的心理效应,这称之为()。
A.首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定型效应
D.近因效应
14.管理方格图中的贫乏型领导是()。
A.关心生产和效率,不关心人
B.关心人而不关心工作或生产
C.对人和对生产都关心
D.对人和对生产都不关心
15.公认的“科学管理之父”是()。
A.泰勒
B.梅奥
C.韦伯
D.法约尔
16.态度的最终表现形式为()。
A.认知要素
B.评价要素
C.情感要素
D.意向要素
17.依据菲德勒模型,在环境适宜程度中等的情况下,()领导方式最有效。
A.结构取向
B.任务取向
C.关系取向
D.支持取向
18.态度变化三阶段理论的提出者是()。
A.勒温
B.费斯汀曼
C.凯尔曼
D.因斯科
19.各个备选方案的实施,存在着非决策人所能控制的多种自然状态,但各种自然状态出现的概率是可以测量的,这种决策类型称为()。
A.确定性决策
B.风险型决策
C.不确定型决策
D.谨慎型决策
20.霍桑实验的主持者是()。
A.梅奥
B.霍桑
C.泰勒
D.法约尔
二、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21.社会刻板印象的形成主要与()等方面有关。
A.职业
B.地域
C.历史
D.年龄
E.性别
22.根据弗鲁姆的期望理论,()是正确的。
A.E中×V中=M中
B.E低×V低=M低
C.E零×V高=M中
D.E高×V零=M中
23.EPA的作用主要有()。
A.降低离职缺勤率和事故率
B.提高员工的工作和生活质量
C.创建积极健康的组织文化
D.增强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度
24.态度改变的理论主要有( )。
A.认知平衡理论
B.认知失调理论
C.参与改变理论
D.人本主义理论
E.精神分析理论
25.态度具有的特点是( )。
A.稳定性
B.对象性
C.社会性
D.内隐性
E.两极性
26.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 )。
A.个体心理
B.群体心理
C.公众心理
D.组织心理
E.顾客心理
27.对于霍桑实验的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A.以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梅奥为首进行研究
B.从1924年开始
C.研究结论认为员工的士气、生产的积极性决定于社会、心理因素
D.第一次把工业中的人际关系问题提到首要地位
E.是组织管理心理学的先驱性研究
28.工作压力过大会影响()。
A.工作条件
B.身心健康
C.工作绩效
D.组织结构
29.能力测量包括()。
A.智力测量
B.特殊能力测量
C.创造力测量
D.态度测量
30.常见的归因偏差主要有( )。
A.观察者与行为者的归因偏差
B.涉及个人利益的归因偏差
C.归因过程中的拟人化错误
D.成功与失败的归因偏差
E.责任归因中的偏见
三、判断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31.仪式属于组织文化的行为规范层面。
32.工作的自动化使得工作变得简单化、重复化,从事这样的工作不容易体验到压力。
33.心理定势可以使人们对主观刺激的知觉反应更迅速、更有方向性。
34.气质是以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心理活动的典型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35.勒温运用“时间-动作分析”的方法进行了“搬铁块”实验。
36.工作压力是指在工作过程中,由于环境要求和个体特征相互作用而使个体产生一系列生理、心理和行为反应的过程。
37.战略性决策问题更适合采用个人决策方法,因为战略性决策久拖不决会导致贻误时机。
38.气质有不同的表现类型,但并没有好与坏的区别。
39.组织变革的重点是组织绩效和人性实现;组织发展的重点是组织目标达成和组织生存。
40.霍桑实验属于自然实验法。
41.社会知觉是个体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42.认知平衡理论的提出者是凯尔曼。
43.菲德勒权变理论将下属的成熟度作为影响领导方式的关键因素。
44.领导作风理论认为领导方式是从独裁式领导到放任式领导的一个连续变量。
45.所有的冲突都是起消极作用的。
46.适度的距离更有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
47.领导活动致力于组织发展方向,管理致力于当前活动。
48.赫兹伯格的理论认为满意的反面是不满意,并共存于单一的连续体中。
49.分部结构是一种根据组织的行政管理与生产活动发生地域范围而设计的结构形式。
50.目标确定法和问题解决法是角色定义途径经常使用的团队建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