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秋中传媒《电视采访》平时作业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关于报道思想,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报道思想是编辑部在一定时期内或阶段内,为达到预期的新闻传播目的而制定的新闻报道的设想,意图。
B.总体报道思想是根据当前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中心工作、全局和实际情况,经过通盘考虑之后,综合制定形成的。
C.对记者采访活动来说,报道思想往往是选择题材的依据和出发点。
D.报道思想是指新闻报道的传播意向、主题。
2.创办美国《面对面》专访节目且开创轻松的人物采访风格的人是:##
A.爱德华·默罗
B.约瑟夫·普利策
C.威廉·拉塞尔
D.埃德加·斯诺
3.关于漫谈式采访,以下说法不准确的是?##
A.漫谈式适用于时间性不太强,不受固定场合及报道方式规定的访问。
B.对于情绪紧张、不习惯接受记者采访的人物,可以用漫谈式采访。
C.漫谈式采访随意性较强,不需有明确的采访目的和报道主题。
D.漫谈不是东拉西扯,而是为有目的的提问引路牵线。
4.关于新闻线索的处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出于时效竞争,获得新闻线索后可以直接报道。
B.新闻线索与新闻事实可能有出入。
C.新闻线索比较简略、笼统,没有细节、过程。
D.新闻线索是新近发生和发现的或即将发生的新闻事实的简明信息和信号。需要进一步核实,挖掘出重要、完整的事实。
5.关于新闻价值要素,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A.传统上,新闻价值的要素主要是:兴趣、影响、接近、及时、显要、异常、冲突等。
B.记者判断事物,确定选题往往取向于某一个突出的要素,兼顾考虑其它要素,而不是将所有要素等量齐观。
C.新闻能否产生影响、引起兴趣同受众接近程度有直接关系,记者判断事实时要考虑接近性因素。
D.新闻价值要素中的“显要”是指问题在社会中的显著程度。
6.关于采访方案,以下说法不准确的是:##
A.先期采访方案包括预约采访对象、时间、地点,索取有关资料,筹划商议正式 采拍。
B.在电视采访中,所有采访都须拟定初步计划,并按着计划进行先期采访。
C.具体拍摄方案包括确定采访报道的表现形式,选择拍摄现场,规定表现的实际内容,必要时还将进行预演。
D.除了突发性事件,绝大多数的摄制方案都是反复地进行可行性推断后才筛选确定的。
7.关于新闻报道的主题,以下理解不准确的是:##
A.主题是记者在报道中提出的主要问题.
B.主题是记者对新闻中问题持有的观点和评价。
C.主题是通过报道内容表达的某种思想、主张。
8.新闻线索指的是:##
A.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或即将发生的新闻事实的简明信息和信号。
B.新闻信息的本源。
C.新闻记者的采访路线。
D.新闻事实的前因后果。
9.关于“采访策划”,以下认识不准确的是: ##
A.采访策划是围绕确定什么选题以及如何采访报道所进行的多维性思维活动
B.明确采访目的,对于判断、截取取有价值的报道内容以及确立报道角度有重要参照作用。
C.采访策划要根据编辑部的总体报道思想明确主导的传播意向
D.采访策划可以摆拍
10.电话采访需要遵循的基本规则中,不包含下列哪项:##
A.交待身份、讲明意图
B.准确记录、核实要点
C.提问简洁、语气平和
D.秘密录音
二、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1.关于电视专访中记者的多维性思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人物专访是问、听、看、想四者结合的有机采访活动,因此,记者只有进行多维性思维,才能达到上述水准。
B.访问中记者需要观察采访对象所处的环境、说话的表情、对访问的反应等等。
C.访问要求记者精神高度集中,全神贯注地倾听对方的回答。
D.记者的多维性思维就是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认识事物、分析事物、反映事物。
12.人物专访的提问规则有哪些?##
A.准确清楚,切忌含糊不清。
B.讲求逻辑、切忌思路混乱。
C.讲内行话,防止话不投机半句多。
D.具体明白,切忌笼而统之。
E.先易后难,避免引起关系紧张
F.分门别类,切忌主次不清。
13.电视采访兼容多种信息形态,以下哪些信息形态存在于电视采访中?##
A.文字
B.声音
C.图片
D.动态画面
14.电视采访具有手段多样化的特点,以下哪些可以是电视采访的报道形态?##
A.出镜报道
B.电话采访
C.飞机航拍
D.微博截图
E.数据图表
15.电视采访的个性特点体现在哪些方面? ##
A.现代电子化的采集手段
B.屏幕上用特定现场背景作衬托的采访形式
C.通过形象画面报道事实、传递信息
D.运用蒙太奇思维构思报道
E.调度综合表现元素 增强感染力
16.关于屏幕意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屏幕意识,就是电视记者对电视特色的感觉、认知、思维体现过程的总和。
B.屏幕意识应该每时每刻体现在记者的采访过程之中。
C.屏幕意识要求记者全面理解形象画面报道的特点。
D.屏幕意识要求记者能够真正调动视觉语言的力量。
17.采访前研究背景的作用有哪些?##
A.武装头脑、提高认识
B.增强洞察力
C.发现线索
D.吸收使用
18.采访时如何确定重点采访对象?##
A.与报道事实直接有关的当事人
B.事件的参与者、目击者
C.了解有关情况的知情者
D.能够发表见解的权威人士和代表人物
19.关于人物专访,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人物专访是一种以交谈和问答的方式同采访对象进行交流的采访活动
B.人物专访是人物选择带有定向性、传播意图十分明确的专门访问。
C.人物专访体现着较深层次的信息交流
D.电视屏幕上的人物专访已经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节目样式
20.确定选题后,记者的多维性思维活动并没有告一段落,此刻还需要考虑的问题包括:##
A.对主题的思考
B.对角度的选择
C.对形式的考虑
三、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21.在结束正式采访后即可关闭摄像机,因为后续只剩记者和采访对象的道别内容,不属于采访内容,无需记录。
22.从整个新闻传播的程序看,采访是第一道工序,是新闻传播过程中的第一环节。
23.权威人士专访讲求时效,具有新闻由头。
24.观点采访中,在验证某些思想观点时,记者有时亦可充当一个对手的角色,用从权威人士或有关方面获得的事实来抛砖引玉。
25.屏幕上用特定现场背景作衬托的采访是电视采访的独有形式,也是同其它传播媒介采访形式的最大区别之一。
26.由于名流专访的采访大都由著名记者或主持人来承担,因而可以产生双向的名人效应。
27.做观点采访时,记者一定要有充分准备,对采访对象的观点、思想以至人格都应有所了解,有所研究。
28.电视采访在采访对象的选择上有三种方式:定向选择、阶段选择和随机选择,定向选择具有指向性,阶段选择具有代表性,随机选择具有典型性。
29.一般而言,电视记者工作环节以前期和后期划分成两个阶段。
30.在某种程度上,记者理论水平和报道水平的关系是成正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