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00003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据媒体报道,十二生肖中猴子受到很多人喜欢,受此影响,猴年开年后一些医院的产科门诊和病房里的孕产妇同比翻番,迎来首个生育小高峰。从哲学上讲,将个人命运同生肖属相联系在一起是不足取的,其依据是()。
A.联系具有客观性,想象的联系不是事物固有的联系
B.联系具有普遍性,猴子生肖确实能带来好运
C.联系具有客观性,猴子生肖能决定人的命运
D.联系具有多样性,猴子生肖会影响人的命运
2.“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这表明()。
A.实践是沟通主客体关系的桥梁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C.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
D.实践的需要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3.马克思主义创立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B.法国历史哲学、英国科学主义、欧洲人文主义
C.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生物进化论
D.法国唯物主义、英国经验主义、德国理性主义
4.古有一父,为解决家中鼠患,买了一只猫。猫抓老鼠的同时,却也偷吃鸡,其子甚怨。父道:“宁无鸡也不能无猫,因无鸡不会挨冻受饿,而无猫,则会挨冻受饿。”其子遂不再怨。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在处理和解决问题时要注意()。
A.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B.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C.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5.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A.主观精神的产物
B.客观精神的显现
C.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D.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6.确保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这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认为自己应该为国家担负的责任。20世纪60年代,袁隆平从一些学报上获悉,杂交高粱、杂交玉米、无籽西瓜等都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生产中。于是,袁隆平试图跳出传统思维,开始进行水稻有性杂交试验。经过10年的艰苦探索和研究,1974年,以袁隆平为首的专家育成三系杂交水稻,随后又相继育成两系杂交水稻、超级杂交水稻。这些成果在世界上被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并且有着“东方魔稻”的美誉。以上材料说明()。
A.自然规律要依靠人的活动才能存在和发挥作用
B.不断否定现有理论是一切科学研究成功的前提
C.科学文化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D.人能够通过自觉活动去认识规律,并按照客观规律去改造世界
7.“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有备才能无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底线思维,强调凡事不能超越底线。如法律底线、政策底线、利益底线、道德底线等,一旦被突破,就会出现无法接受的坏结果。从哲学的角度分析,底线是指()。
A.联系的条件性
B.度的关节点
C.主要矛盾
D.事物发展的连续性
8.水葫芦,也叫水浮莲,20世纪初作为观赏植物被引入中国。后由于水葫芦本身含有一定的植物蛋白,于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被用作家畜尤其是猪的饲料,从而得到大面积推广。没想到水葫芦的繁殖能力惊人,经常会出现抢占水面从而影响航运、窒息鱼类的问题,现在单是人工打捞的费用每年就高达1亿元。这说明()。
A.应该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B.事物的性质是不确定的
C.改造自然必然导致生态的失衡
D.自然界因人类的岀现丧失了客观性
9.辩证的同一是()。
A.指事物与其自身完全等同
B.不包含差别的绝对同一
C.以差别、对立为前提的同一
D.不包含否定因素的同一
10.认识论方面,关于人的意识能形成过程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帮助认识的主体实现对于事物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这个过程更加证明下列观点中的()。
A.认识是一个从头脑中不断生发出来的过程
B.认识是把外部世界机械的搬进人脑的过程
C.认识必须通过实践从而获得关于外部客观世界的了解
D.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二、多选题 (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11.在认识论方面,关于人的意识能动性的发挥存在着两种极端的思想,分别是()。
A.主张人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带有一定创造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认为人们在认识外物的世界完全被动的旧唯物主义观点
C.认为一切认识都是人的内心的主观创造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认为世界时完全不可能认识的不可知论观点
12.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是()。
A.科学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人民性和发展性
13.只有拥抱新生事物,和新生事物一起成长,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到改革开放初期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再到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新中国成立的这70多年就是一部与新生事物同行、和新生事物一起成长的历史。从哲学上讲,必须拥抱新生事物,和新生事物—-起成长,是因为()。
A.新事物没有保留旧事物中的任何因素,具有全新的要素、结构和功能
B.新事物的产生与旧事物的灭亡是不可抗拒的
C.新事物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
D.新事物与旧事物的融合推动社会发展
14.联系具有普遍性。事物联系的普遍性的含义是()。
A.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B.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
C.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D.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联系之中
15.维生索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的基本要素。以往人们通过食物获取这些微量物质,科学的发展使人们能够通过服用某种或某几种维生素采弥补食物撮取方式的不足.一些科学家认为,大量服用某些维生索有益于身体健康,但另一些科学家警告说,服用过量的维生素可能对健康造成损害。关于维生素问题的争论表明()。
A.入们获得的正确认识总是有条件的和不完善的
B.人们获得的正确认识仅在一定时期内是真理
C.人们获得的正确认识不具有终极真理的性质
D.人们的认识不能正确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三、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6.“自由不在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这说明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17.联系的普遍性说明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必然的联系。
18.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其不确定性是因为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实践总要收到历史条件的限制。
19.新技术、新观念、新方案、新理论都属于创新思维。
20.同一内容可以有多种形式,而同一种形式无法表现不同的内容。
21.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所以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
22.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23.新事物没有保留旧事物中的任何因素,具有全新的要素、结构和功能。
24.“我看到桃红柳绿、燕子归来,怎么没看到春天?”因为现象能被我们观察到,而本质只能由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
25.唯物主义就是辩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