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财《人力资源管理》在线作业一(随机)-0009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80 分)
1.根据机器设备的数量、看管定额和设备开动班次来计算定员人数的方法是( )。
A.按设备定员
B.按比例定员
C.按工作效率定员
D.按岗位定员
2.员工培训的发展呈现出( )趋势。
A.6个
B.5个
C.4个
D.3个
3.通过培训,可以给员工一些新的知识和技能,使员工具备完成挑战性工作的能力。这体现了员工培训的( )目标。
A.补充和延续普通学校教育
B.提高员工适应变化的能力
C.实现组织的发展目标
D.实现个人的发展目标
E.以上说法都不对
4.外部征召是企业从( )寻找、吸引求职者,填补空缺职位的过程。
A.大学校园
B.外部
C.内部
D.人才市场
5.20世纪60年代,( )受到普遍重视之后,理论界取得一致共识,即要把对人、对事、对物的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并以人为中心。
A.技术开发
B.人本管理
C.物流管理
D.不知道
6.人事调整是指企业根据工作需要和为达到对员工适才适用,在国家统一政策的指导下,通过一定的组织手续改变( ),重新确立员工的工作单位或工作岗位的活动。
A.员工能力
B.员工的隶属关系
C.员工的所在区域
D.其他
7.由部门主管根据考察项目对晋升对象进行评定的方法是( )。
A.配对比较法
B.评价中心法
C.升等考试法
D.主管人员评定法
E.不确定
8.从理论上讲,人力资源信息越详细越( ),但这会增加企业管理成本。
A.好
B.坏
C.不确定
D.不利
9.知识考试中的百科知识考试又称为( )。
A.结构考试
B.深度考试
C.广度考试
D.口试
10.在考评过程中,由于考评人员对被考评者的某种偏见而影响对被考评者工作业绩的评估而造成的误差称为( )。
A.近期效应误差
B.晕轮效应误差
C.感情效应误差
D.偏见误差
11.当员工年龄处于45—60岁之间,其职业计划的类型属于( )。
A.职业探索性阶段
B.职业后期阶段
C.职业中期阶段
D.立业发展阶段
12.常用的对受训者培训效果进行评价的方法有( )。
A.6种
B.4种
C.3种
D.2种
13.人们在参加社会劳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关系,是( )。
A.社会关系
B.狭义的劳动关系
C.广义的劳动关系
D.劳动社会关系
14.社会保障的对象必须是社会全体成员,必须保障社会每个成员都获得维持生存的最低生活标准。这体现了社会保障的( )特征。
A.适度性
B.福利性
C.社会性
D.强制性
15.对员工的考评应根据其( )的要求来衡量。
A.领导意图
B.部门规则
C.职位说明书
D.职位规范
16.企业定员是根据企业已定的产品方向、生产规模,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的技术条件下,规定企业必须配备各类人员的( )。
A.资格
B.质量标准
C.素质标准
D.数量标准
17.对某类职位的工作性质、任务、责任、权限、工作方法、工作应用实例、工作环境和条件,以及本职位人员资格条件所作的书面记录是( )。
A.职位说明书
B.职位规范
C.工作规定
D.其他
18.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 )实际上是最初的筛选工具。
A.面试
B.笔迹学法
C.申请表
D.心理测验
19.降职的首要程序是( )。
A.企业用人部门提出申请
B.人事部门对申请进行研究
C.人事部门发布公告
D.人事部门以书面形式通知本人
20.职业计划( )。
A.对企业和员工都有重要意义
B.仅对员工有重要意义
C.仅对企业有重要意义
D.不确定
二、多选题 (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21.工资等级制度是指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根据国家法律和工资政策制定的与工资分配相关的一系列( )的总称。
A.规定
B.标准
C.方法
D.准则
E.其他
22.失业保险是一个( )。
A.艺术问题
B.经济问题
C.政治问题
D.技术问题
E.其他
23.以下哪几类人才流动属于职能性流动( )。
A.由生活福利等原因引起的流动
B.因学非所用或用非所长而要求流动
C.因人才积压浪费,无法发挥自己才能而要求流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E.人际关系失调引起的流动
24.根据我国《劳动法》规定,处理劳动争议的方法有( )三种。
A.调解
B.协调
C.其他
D.仲裁
E.<p>司法审判</p>
25.工资公平性可以分为( )这几个层次。
A.社会公平性
B.市场公平性
C.外部公平性
D.内部公平性
E.个人公平性

